友人說日本的廣告、海報總散發一種獨特氣質,如果要形容的話,應該是「小清新」、「空氣感」還是「透明感」?以上用詞其實都不夠準確,總而言之好的作品就是會讓人看著就不期然有種舒服、順眼的感覺。而以下幾張海報,你又有發現它們的共通點嗎?
愛看日本電影的你,應該會認得以上皆是是枝裕和電影的海報吧?如果你是Mr.Children的粉絲,也一定對他們的唱片封面非常熟悉。其實這些作品都是出自日本著名設計師、藝術總監森本千繪的手筆。在她早前推出的新書《想法誕生前最重要的事》之中,她便從小時候的生活開始說起,一路引伸至初出茅廬的工作,以及後來成立自家設計事務所 goen°的故事,把每個激發她想像的時刻娓娓道來。
感受生活 催生靈感
作為一個多產的設計師,相信森本必定會經常被問及「靈感從何而來」之類的問題。其實跟大部分創作人一樣, 她的靈感來源並不特別,不外乎也是把成長經歷,加上日常生活中的感悟拼湊起來。不過,她體會事物的方式往往來得比較細膩,啟發她創出別樹一幟的作品。
就如Mr.Children的《HOME》專輯,封面是以族譜關係圖為藍本設計,其靈感其實是來自森本祖母臨終前發生的一連串事件。當時臥病在床的祖母突然打算成為基督徒,就在受洗那天,家族成員全部聚首一堂,令森本深深感受到親人之間血脈相連的感覺。同時,森本又想起「人體結構的七成是水」這句說話,於是便打算在兩天後,在Mr.Children唱片封面簡報會中,向各成員提出在水中拍攝族譜關係圖照片的企劃。森本的提案順利地獲得一致通過,然後她便立即聯絡攝影師瀧本幹也,以及由其他工作人員尋找合適的家族及地點進行拍攝。在團隊大費周章安頓好一切事宜,並即將啟程往夏威夷拍攝前夕,森本的祖母離世了。沒料到她生前的最後一個任務,就是為森本帶來啟發,創作出如此撫慰人心的作品,這對於森本來說,也是緣份。
森本相信緣份,因此她把自己的設計事務所命及為「 goen°」,即日文「御緣」的諧音。除了對商業企劃用心,她對於公益事務亦不遺餘力,更深信緣份可以把善意如像漣漪般向外傳開,感染更多人。在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中,goen°也暫時放下廣告公司的角色,化身賑災活動發起人,於網上發佈「Pray for Japan」海報及「目前節約用電中」告示供大眾下載,其構圖簡單卻起了溫暖人心的作用,令許多日本家庭、商店、公司也自發性地把海報張貼起來,頓時發揮團結社會的作用。
如果你想看更多森本的作品,不妨到她個人公司的網頁(http://www.goen-goen.co.jp/)逛逛吧!或者你會發現,以往曾經吸引過你目光的好些作品,原來都是由她創作的啊!
森本のBetter Life小貼士!
森本相信創意從來不是無中生有,而是從生活經驗中啟發而來。她感受生活,甚至應對職場問題的方式更是與別不同,也很值得大家參考一下。
1. 面試前要飲酒(?)
求職面試是每個人都經歷過的緊張事,而每次面試前,森本的媽媽總提醒她「先灌杯黃湯下肚,免得緊張出錯」。的確喝酒可以壯壯膽,紓緩緊張情緒,如果不怕喝多了講錯說話的朋友,即管一試吧!
2. 晨掃
森本是個非常愛乾淨、整潔的人,所以她每天早上都會提早起床打掃家居,重點是要「裸掃」,這樣才能強迫自己不坐在地板或椅子上休息,直至打掃完成後才一次過潔淨身體。如此一來,每天下班回家就能立即享受最舒服的時光了。
3. 裝飾辦公室
辦公室的環境與工作表現息息相關,如果能力許可的話,可試試從靠墊、座椅、擺設等方面著手,把工作空間改造成最舒適的狀態。只有能順應自己的心態、氣場,才能更投入地工作。
4. 清空自己
無論是創作或生活,「清空自己」都是不可忽略的規條,只有淨空身心,才能吸收更多。不過說來容易,實際上又要如何開始呢?森本就選擇了衝浪。只有投入大海中,身體才能真正消除與外界的界線,重新鍛練感受力。當再次回到陸地時,自然面對每樣事物都更有新鮮感。
5. 製作「報紙日記」
每天睡前,森本都會在報紙上記錄當天發生的難忘事,除了以畫筆寫寫畫畫外,更會把那天收集到的物件,例如杯墊或宣傳單張都拼貼下來,連同當天發生的新聞,為自己製作一份立體的回憶。不過,現代人基本上連報紙都不看了,如果可以在睡前抽十五分鐘來簡單寫個日記,其實都已經很不錯了!
《想法誕生前最重要的事》$117
誠品書店_銅鑼灣軒尼詩道500號希慎廣場8 -10樓 3419 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