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旅行買手信幾乎是指定動作,無論禮物是平或貴,都是一番心意。不過,與其在普通手信店買淘寶都搵到的例牌貨色,不如到二手市集碰運氣,發掘獨一無二的「寶物」,用作送禮或自用,同樣充滿紀念價值。尤其是當你身在德國,普遍商店在週日都關門大吉,不如到flea market慢慢行、慢慢揀,就如走進一個真人圖書館,只要輕輕問一句,甚至只是擺出好奇的樣子,店主就會滔滔不絕說個不停,話你知貨品的故事或歷史。好多時檔主未必一定想導你買嘢,只係佢哋悶悶哋想搵人吹水。就咁行吓傾吓買吓,足以消磨大半日。早前筆者在柏林就到訪了兩個地道二手市集,嘗試尋寶之餘,亦順便學吓當地人點樣chill住過週末。
Stop 1
Mauerpark Flea market
逾五百檔有排行
位於Prenzlauer Berg與Gesundbrunnen區交界,有一個Mauerpark(Wall Park)。過去它曾經被柏林圍牆貫穿,直至1989年東西德統一,圍牆倒下之後,公園就成為愈來愈多市民聚集的休憩用地。自2004年開始更發展成跳蚤市場,時至今日,它已經是柏林最具規模及代表性的市集,每逢週日都會擺滿約500個攤檔,如果要慢慢睇的話,半日都行唔晒。
筆者當日一早就出發前往市集,基本上不用看地圖,到達附近只要跟著人多的方向移動,就可以找到市集入口。園區現時保存了約三十尺的圍牆作為紀念,一邊空地聚集了表演藝術家與呈現懶洋洋狀態的觀眾,另一邊則是人頭湧湧的市集。與普遍歐洲flea market一樣,Mauerpark售賣的貨品可謂立立雜雜,應有盡有,由二手服飾、黑膠唱片、傢俱、餐具、擺設,以至樂器、文具,甚至是貌似鬼娃Annabelle般令人心寒的玩具都一應俱全,而且大部分都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國(DDR),即前東德時期的出品,充滿懷舊色彩,但當然陳舊程度有異,如果想找到無明顯使用痕跡的寶物,就要靠你的眼光與運氣了。
雖然Mauerpark市集愈做愈旺,但亦被人垢病它比從前更商業化,攤檔質素良莠不齊,這裡除了主打的二手雜貨,還有少量手作人的自家創作產品,例如tote bag、tee與飾物等等,選擇眾多,不過靚唔靚呢,就真係見人見智喇﹗
不少人認為講價是逛二手市集的樂趣之一,但不習慣討價還價的筆者,就採取了相當保守的策略:每次當店主開價後,我只會弱弱地還了一個九折價。幸運地,這不進取的策略幾乎每次都湊效,我更成功地以超值價買到一部心儀已久,而且非常新淨的菲林相機。當然,有些買家態度非常進取,每次都以五折還價,結果要不就是與店主爭持不下,講到口水乾,又或者直接被店主無視,場面頗為尷尬。順帶一提,大家行到餓的話,場內亦提供豐富的食物與飲品選擇,大家不妨買定咖啡、果汁、熱狗及咖哩腸仔等地道小食,到公園草地野餐,順便抖一抖,再出發到下一個市集。
Mauerpark Fleamarket_Bernauer Str. 63-64, 13355 Berlin, Germany
開放時間:逢星期日9:00-18:00
Stop 2
Arkonaplatz Flea market
中古傢俱集中地
距離Mauerpark Flea market十分鐘路程左右,就有另一個擁有過百年歷史的市集──Arkonaplatz Flea market。驟眼睇,市集的規模較小,唔使一個鐘就行得晒﹗不過認真睇,各位店主搬出的貨物似乎更精美,除了有老電影海報、黑膠唱片、書籍和二手服飾外,其實中古傢俱、燈飾和擺設等等才是真正的主打項目,尤其以北歐、DDR及Bauhaus風格的物品為主,難怪市集成為當地人添置傢俱粉飾家居的好地方。
唔好以為年代久遠的家品就一定甩皮甩骨,睇得唔用得,其實市集內大部分貨品都保養得宜,加上德國出品嘅電器往往有質量保證,筆者更發現air bnb屋內一盞設計簡約淡雅、產自八十年代東德時期的座枱燈,喺市集都搵得到,而且非常新淨,似乎用多十年都冇問題!另外,如果你是德國名物百靈牌小家電的粉絲,來到Arkonaplatz Flea market一定會不斷心心眼,因為店主們帶來許多市面少見的古舊設計,例如鬧鐘、收音機、風筒甚至電鬚刨等等,極具收藏價值。
相對於大大件的傢俱、燈飾,筆者就更鍾情於充滿年代感的小飾物,每次旅行都會收集一兩個精緻的胸針,就如這次在Arkonaplatz Flea market買到,產自DDR時期的兔子胸針。據店主所說,這胸針有將近六十年歷史,是根據當時一部卡通片主角的造型而製成。雖然胸針外型懷舊,但手工頗為精細,別在衣服上一點都不顯得過時。而另一件收穫則來自市集內少數的手作攤檔之一,由一位廿來歲青年製作的人偶頭墨水瓶。雖然筆者不會寫書法,買到墨水瓶也是得物無所用,不過木塞上的小女孩頭像感覺溫婉可愛,配上玻璃瓶後既夢幻又帶點古怪氛圍,用來當裝飾品也不錯吧!
Arkonaplatz Fleamarket_ Arkonapl., 10435 Berlin, Germany
開放時間:逢星期日10:00-16:00
德國人的環保意識強烈,不止展現在二手市集之內,就連在街上也處處可見。當筆者逛完市集,打算離開的時候,發現沿路的住宅外有居民會將家中多餘的物品放在路邊,讓有需要的人士免費取走。小至玻璃杯、書本,大至梳化、木櫃亦有,務求物盡其用,減少浪費。唔知呢種自律減廢嘅精神,幾時先可以喺香港實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