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經常聽到一句「Fashion嘅嘢,你識條鐵咩!」,自問從前讀過Fashion、在時裝行業亦待過多年,咁算唔算係「識條鐵」嘅程度呢?有些人理解時裝為「今期流行」,或是好似幾識襯衫、識影靚相,IG相有好多LIKE,就是「Fashion人」。
不過咁,無論你識唔識Fashion,都可以去睇最近喺ArtisTree舉行、名為《Beyond Fashion》的攝影展覽,感受下咩叫時裝藝術。當流行時裝轉化成相片與錄像時,早已超越「Fashion」呢個字。看來似是而非的「時裝」主題,到最後看到的是不同時代的藝術表現、歷史與文化的見證,簡單來說就是一場衝擊視覺的體驗。集合世界級攝影師Nick Knight、Sølve Sundsbø和Peter Lindbergh,以及新晉攝影師Ina Jang、Feng Li和Viviane Sassen等,一次過看盡大師級作品,深度欣賞不同時代的時裝攝影,下次可以理直氣狀同人講:「Fashion嘅嘢,我唔只識條鐵,直情超越咗﹗」
時裝相展不時都有,《Beyond Fashion》有咩特別?
除了展出超過100件時裝攝影及錄像作品,最驚喜的莫過於世界級攝影師、SHOWstudio創辦人Nick Knight來為展覽揭幕!叫人立即放下手上工作,你話我老套都要去一睹風采!Nick Knight於2000年成立的SHOWstudio為時裝界帶來翻天覆地的改變,由拍攝定格照片,轉移至製作時裝短片和直播時裝展,在那個連iPhone和Social Media也未有的年代,實在是一位先行者。他與Alexander McQueen一直合作無間,在2009年McQueen最後一場參與的時裝展,SHOWstudio的直播更得到三百多萬人次點擊,Nick說這反映了時裝展透過互聯網,改變了本質,並成為一種娛樂。是次展覽將播放SHOWstudio製作30輯影片,粉絲可坐在黑房內,靜靜觀賞Nick Knight如何把時裝結合科技,展現動態的時裝美學。
識唔識Fashion非重點,重要是如何透過時裝去看世界。
展覽場內展出不少曾在雜誌、廣告看見的時裝照,相中有熟口熟面的Kate Moss、Victoria Beckham和Tilda Swinton等時尚名人,另外,也有Peter Lindbergh於1988年拍攝身穿恤衫的新生代模特兒(後來成為了超模)在沙灘上嬉戲的經典作品,也有80後人氣攝影師Erik Madigan Heck為New York Times Magazine拍攝身穿COMME des GARÇONS的模特兒;不但表現了不同攝影師對時裝的演繹,也能一窺時裝在歷史文化中扮演的角色,正如是次展覽的策展人及藝術史學家Nathalie Herschdorfer所說:「時裝攝影遠超過刊物照片,更超越僅為吸引潛在客人的銷售初衷;它已成為一種自我表達方式,隨著街頭時尚部落及社交媒體百花齊放,這種特性較以往更加顯著。」
為展覽打頭陣的有Nick Knight於2009年發表的作品《Snakes for Alexander McQueen》,模特兒被眾多色彩繽紛的大蛇纏繞,而蛇常出現於神話之中,意多為負面,又與女性相關。相片好像文藝復興的油畫般,散發神秘又曖眛的氣氛。(左)
以兩口釘固定作品的Viviane Sassen《Untited from Roxanne II/Painted》(2018),攝影師把鮮艷的顏料加在相片中模特兒的身體上,加強視覺效果及強烈的情感。(右)
被譽為最才華橫溢的80後攝影師Erik Madigan Heck,擅長以鮮明色彩營造對比感,這輯為New York Times 拍攝的《COMME des GARÇONS》, 把玲姐的抽象與解構自主表露無遺。
想起以前日追夜追的The Sartorialist,blog的字不多但卻叫人看得津津有味。正如許多設計師、藝術家所說,靈感永遠都是來自街頭。The Sartorialist更被《Time Magazine》被選為設計界最具影響力的百強之一,誰說時裝照片是高不可攀?
是次展覽向公眾開放,並提供三種方式去觀賞,持有Open View通行證可於語音導賞下觀賞,也可參加Insider Tour導賞團,深入了解時裝攝影的世界。另外,展覽將於2月同場加映The Beyond Dinner,參與導賞團後,可品嘗到由芝加哥米芝蓮三星餐廳Alinea前行政總廚主理Mike Bagale的藝術餐飲體驗,大膽與實驗性的菜式為這場視覺體驗畫上了完美的句號,詳情可參考ticketflap網頁。
《Beyond Fashion》
展覽日期:即日起至2019年2月24日
時間:上午10:00至晚上8:00(星期一至日)
地點:鰂魚涌英皇道979號太古坊康橋大廈1樓ArtisTr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