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市美術館1館 日系法式・
台南版「大館」

從香港去台灣實在太方便,所以身邊好多人就當從香港島去新界咁,一年總會飛幾轉。台南有咩好行?仲係日夜行遍全台南嘅咖啡店?不如去分別於去年年尾及今年年初正式對外開放嘅臺南市美術館1及2館。兩者均屬臺南市美術館,不過一舊一新,1館強調保育、2館主打創新,鑑古知今,其實兩館都好值得細賞。
今回先帶大家逛逛1館。1930年當台灣還是日治的時候,建築師梅澤捨次郎不但設計出現在去台北的香港人幾乎必去的「松山文創園區」(即松山菸草工廠),及到台南必去的「林百貨」,他更設計出當時在台南的總警察署。這舊「差館」雖然不及英國殖民時期香港警察總部(即現在的大館)般歷史悠久,但這座近百年的建築座落於最旺、最方便的遊客區,而且剛被台南市活化,化成數月前才正式「復活」的臺南市美術館1館。

 

法國美學 Art Déco 裝飾風藝術

雖然是建於日治時期,但跟日本傳統建築大為不同,臺南市美術館1館的主建築採用30年代折衷主義的裝飾風藝術Art Déco 風格,這風格承襲1925年於巴黎舉行的「藝術裝飾博覽會」,建築物使用了大量的幾何、折角、放射裝飾圖案,突出建築立體感及當時現代化的視覺享受,明顯有別於文藝復興時期的歐式建築或傳統日式木建築,而當時建築是為了全台灣第二警察署而興建,因此大門特別仿效警帽造型。時至今日,不止台灣,日本大阪市電氣局廳舍、京都府立第二中學校,都是跟臺南市美術館1館同期使用Art Déco 裝飾風藝術的現存建築 。

0102從外部建築看,正門門頂的雕花、層遞式的線條及七個六角形幾何圖形,到大門的六角形雕花門窗都充分體現Art Déco 當中常用的裝飾手法,不但講求使建築帶來平衡感,同時以立體雕刻帶來視覺享受。

03.JPG建築外牆是30年代日本人在台南常用的土黃色大山形素燒「十三溝面磚」,於日治後仍為台南警察署的建築物,則被漆成全紅色,經過幾十年紅漆覆蓋,外牆真身再次因為完成歷史任務而出土,但在側門還可以看到紅漆外牆的痕跡,一面牆見證建築物三代歷史。

美術館1館大門打開,用上仿文藝復興時期的水磨石樓梯,而梯間左右兩邊的小氣窗及大堂的八角柱,則運用了Art Déco 手法,加入簡約幾何圖案及對稱設計。

雖然1館跟2館的建築有著近百年歷史差距,但是於1館延伸出來的部分,也是由2館相同建築師設計,因此也承襲了2館的白色禪系及明亮大玻璃牆簡潔風格,可說是1、2館之間的過渡。

10.JPG 從外部看到右面擴建的部分是現代建築,出自日本建築師坂茂的手筆。

延伸空間 體驗新舊並存

跟香港的大館一樣,於古蹟群中延伸新的建築,把可用空間擴大,厲害的是從古蹟正門走入美術館1館再進入無縫連接的新建築,完全不覺突兀,全因為明亮光線、開放式的大玻璃,令參觀者可以從另一個角度平視及俯視舊建築之美。經過新翼兩個較大的展廳後,最精彩的部分就是古蹟翻新前的來龍去脈。看著木製天花,彷彿回到日治時期。台南有名的「藍哂圖」不只是一個打卡點,更是指建築用的「藍紙」,跟2館一樣由坂茂建築設計進行復修及加建,可以從復修前後藍圖得知建築的演變過程,也可以從建築材料中,發現這建築是跟台灣第二間百貨公司林百貨為同期作品,過程就像偵探查案,或者參觀者也可以從這方面向舊警察局「大館」致敬。

/ 走過這斑駁的古老門窗,穿越那悠遠的時間展廊。/

台南是台灣的古都,日治時期,首都雖然已遷往台北,但還是擁有許多官方日式建築, 而建築物美術館1館本身的故事,正正是令人樂而忘返的主因。

臺南市美術館1館

地址:台南市中西區南門路37號
開放時間:週一至週日早上9:00-下午5:00 (週三休館)
週五、六延長開放至晚上9:00
票價:由即日起至2019年5月21日免費參觀
網站:http://www.tnam.museum

延伸閱讀︰臺南市美術館2館 原研哉x 坂茂・大師新作


TEXT / TODAYHOLUCKY · PHOTOGRAPHER / RAY NG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