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想留住咩記憶?
台北「查無此人 – 小花計畫展」

A4.jpg

近年來,香港人對「城市變遷」這題目應該感受良多。無論是舊區重建,或是陸續被拆卸的歷史古蹟,都令城市面貌不斷改變,你記憶中的老香港又是怎樣的?

大家非常熟悉的台灣,其實亦面臨同一命運。對於當地設計師方序中而言,感受尤其深刻。2015年之時,他有感屏東老家眷村將被拆遷,生活記憶逐漸消失,於是發起以「回家」為概念的「小花計畫」,藉著策劃不同展覽,喚醒大家對地道文化的保存意識。至今計畫已踏入第五年,方序中決定聯同五月天的瑪莎,一同舉辦「查無此人-小花計畫展」,邀請11組台灣音樂人,包括林強、阿信、魏如萱、李英宏和告五人等等,以及10組當代藝術創作團隊,以流行音樂融合藝術的跨媒體創作,演繹各個單位最想留住的「記憶」,並希望參觀者重新找回自身與土地間的連結與歸屬感。展覽由即日起至7月7日於台北當代藝術館展出,筆者早前有幸先睹為快,以下就為大家重點推介一下心水作品吧!

A3.jpg

《台灣是個好所在》
志樂制樂(林強+許志遠)X 黃邦銓 + 蔡孟閶

為展覽打頭陣的是一條記錄台灣昔日生活情懷的短片,於巨型環形屏幕上逐格播放,配合由著名音樂人林強和拍檔許志遠所製作,以台灣傳統民謠都馬調,加上電子合成樂器及臺語混合而成的配樂,無論是視覺或聽覺上都是一次新鮮的體驗。

房間中亦有五幅畫作,是藝術家蔡孟閶描繪老家的作品,呼應詞曲裡珍惜土地與感恩惜福的對話,以及對消失的老家與童年的回憶。

A14.jpg
《隱形的紀念》
阿信 X 明和電機

明和電機一向擅於發明玩味十足的樂器,而這次製作的就是以書本為原型的《文庫楽器》,包括木魚、陶笛、拇指琴、玩具鋼琴、烏克麗麗等等,是一個藉由樂器來收集世界各地聲音記憶的項目。

由以上樂器所演繹充滿回憶的聲音,亦出現在明和電機與五月天阿信合作的歌曲《隱形的紀念》。這首歌在房間之中循環播放,兩個演出單位的影像亦分別投影於房中的左右兩邊,而中央則擺放著《文庫楽器》系列,配合漣漪的光影效果,營造出唯美的意境。

《很難很難》
魏如萱 + 鳳小岳 + 陳建騏 X 豪華朗機工

有留意魏如萱的朋友,應該會知道近年她的人生起了種種變化:家人、摯友和寵物接連離世,卻迎來了兒子的誕生,生命一生一滅的往復循環,成為了她與鳳小岳及陳建騏合作新曲《很難很難》的靈感來源。

而藝術家團體豪華朗機工則以「光」作為主旨,除了追憶離世的團員,亦感懷城市變遷中消逝的人、事、物,試圖表現生命流動的意象。他們於漆黑房間的中央搭建了一座老建築模型,有廚房、公車站、家窗、屋簷、街角、路燈等等,透過機械裝置,令懸在半空的光球順著音樂在空間中飄移,有時化作路燈,有時變成夕陽,每照亮一個場景,便會勾起不同的記憶。這亦是筆者在整個展覽中最喜歡的一件作品,建議大家可以席地而坐,以水平的角度看看光球為不同場景帶來的獨特景致,才能完整地感受創作者訴說的每段回憶。

A22.jpg
《回家》
家家 X 曲倩雯

瑪莎邀來歌手家家重新演繹順子的作品《回家》,配合實地收錄火車經過鄉村、城鎮與都會的背景聲音,表現出跨越空間記憶,亦勾起所有離開過家鄉遊子的共鳴。

雖然歌曲是由台灣單位製作,影像的部分卻有發現香港人的名字,本地藝術家曲倩雯在影片中繪畫出九龍寨城、溫哥華移民,以及她爺爺的兄長歷經韓戰輾轉到台灣的故事,不同片段互相穿插,展現了遷徙、移民與離散的想像,引申出對「回家」與「有家歸不得」的探討。

A8.jpg
《小事》
劉若英

在樓梯口擺放著的一台錄音機,是參觀者很容易忽略的作品,那是來自劉若英的聲音裝置。她以感性的聲線將「自身」與「家」的緊密連結,以及人生風景裡的日常娓娓道來,並希望大家在看完前面一系列展品之後,可以稍作歇息,整理心情,以迎接展覽後半部分的視聽,以至情緒衝擊。

A16A17
《親愛的__》
方序中X 蘇益良

「你有多久沒有細看親人的容貌?」 這是策展人方序中於展品介紹中為各位參觀者拋出的問題。為了這次展覽,方序中帶同影像工作者蘇益良回到了老家屏東,把外公的每個表情拍下來,再在正方體屏幕上以慢速播放。人像時而清晰,時而朦朧,希望也令參觀者想起自己的長輩,以及省思自己存在的由來與價值。

A19.jpg
《有前無後》
李英宏 X 新興糊紙文化 + 齊振涵 + 李嘉泉

將紙紮祭品放進展覽,有人可能會覺得大吉利是。但若從文化的角度來理解,感受則會完全不一樣。由新興糊紙文化組織以及服裝設計師齊振涵、李嘉泉共同創作的台式靈厝,外型有如傳統廟宇與三合院式設計,亦有童男童女及靈鶴作點綴,表現世人對西方極樂世界的想像,也有吉祥的喻意。

A18.jpg這座紙紮大宅亦有加入不少現代元素,例如七彩繽紛的牆紙加上迷你旋轉燈,完全消除了固有陰森恐怖的印象。再配合由音樂人李英宏製作的電子舞曲,令作品散發出有如復古舞廳的派對氛圍,期望大眾可以嘗試以正面、積極的態度來表達對先人的思念之情。

展覽專輯
隨時重溫感動時刻

雖然會場並沒有限制觀眾拍照或錄影,但要是想更全面地重溫每個音樂單位的創作,就不妨購入一張為是次展覽特別發行,並由瑪莎監製的《查無此人》專輯,甚或於各大串流平台收聽每首精彩作品,一次過回味展覽中每個精采細節。

「查無此人-小花計畫展」
日期:即日起至2019年7月7日
時間:星期二至日10am-6pm,5:30pm停止售票(逢星期一休館)
地點:台北當代藝術館_台北市大同區長安西路39號
票價:NT50(約$12.5)
查詢:https://www.facebook.com/doorsandmemories/


 

TEXT / R・PHOTO / R、相片由官方提供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