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外地旅行,因為人生路不熟,每當遇上熟悉品牌的店舖時,總會有一種「他鄉遇故知」的安心感覺,就算明知未必會消費都想入去行個圈,望吓同熟悉的店舖有咩唔同。早前當筆者身處紐約,也自自然然地步入平日行慣行熟的無印良品(MUJI),卻發現有意外驚喜﹗
無印良品於2007年才首次進駐美國,至今12年,全美共開設19間分店,單是紐約就有7間。最近品牌在畫廊林立的曼克頓SOHO區開設了一間快閃店,更心思十足地選址於當地元祖店附近。單從店外看,只見兩面牆壁掛滿了充滿歷史感的海報,似乎與一般藝廊無異,直至入內參觀過後,簡直有一種重新認識品牌歷史的感覺。
2007年首間於紐約開設的MUJI SOHO店,與快閃店位於同一條大街上。
場內提供sticky notes與墨水筆,讓參觀者寫下對MUJI的愛意,再貼於留言板上。
「無印良品之父」田中一光,經典作回顧
既然快閃店的主旨是要向大眾介紹MUJI的理念,不得不提被稱為「無印良品之父」的日本殿堂級設計師田中一光。自1980至2001年,田中先生一直是MUJI的美術總監,除了著力建立品牌的定位,亦在其擅長的平面設計方面貢獻良多,歷年來不止為品牌創作了logo,多款融合日式傳統美學與現代設計的經典宣傳海報亦是出自他手筆。這次大家就有機會在快閃店一次過欣賞部分極具MUJI風格的海報,以下介紹的幾張便直接地展現出品牌崇尚的哲學。

《Baby MUJI》(1999)
當年MUJI首次推出嬰兒服,及後再推出童裝及孕婦裝,並參考當時於集團內工作的媽媽們的意見,務求令服裝堅持簡約風格,同時不失美觀,也符合親子裝的實際需要。

《Food that is as close to natural as possible》(1998)
沒有經過漂染的天然材質,其色調於日文中稱為「生成り」,即原色的意思。MUJI非常重視每項原材料的色澤與樸實感覺,於是在海報上用了黃金色的穀物為背景,配合「原生食品」的文案,帶出品牌注重天然、健康的原則。
《Teacher, Student》(1988)
MUJI相信世界充滿大大小小的學習機會,無論是人類、動物或植物,時時刻刻都應該互相學習。而MUJI便是帶著這樣謙虛的心態,於日常生活中持續學習,繼而累積經驗,研創出更實用的產品。
《Lower priced for a reason》(1980)
MUJI不時都會因應製作成本來調整價格,確保產品以消費者最能負擔的價格發售。這種追求實惠價格的態度,自1980年品牌成立以來一直未變,就如圖中所見當年的報紙廣告,便直接列出了品牌首次推出的40項商品的價格,由原料、加工至包裝程序亦逐一解釋,令大眾了解定價背後的因由。
簡而精好物推介
看來是為了配合快閃店的宣傳,最近在紐約地鐵中也頻頻看到MUJI的廣告,其中文案是這樣的:
What is MUJI?
MUJI is based on three principles, which remain unchanged to this day.
1. Quality materials
2. Less excess
3. Minimum packaging
看過海報,大家應該對MUJI的理念更清晰。但要了解品牌如何實踐理念,就不妨走入快閃店的商品區域,藉由貨架上十個不同範疇的產品,好好認識MUJI的核心價值。現場販賣的產品包括文具、衣飾、餐具、護膚品、旅行用品、電器及少量傢具等等,即使有部分已經成為大家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但在回顧過一張張宣揚品牌哲學的海報後,相信可以令大家更加欣賞MUJI化繁為簡,品質至上的原則。此外,近年品牌亦致力在家居以外推廣簡約生活的概念,因此快閃店中亦有播放短片,為大家介紹MUJI於全球各地的多元化業務,包括酒店、餐廳與超級市場等等。
順帶一提,身處香港的MUJI迷其實近期亦有機會欣賞田中一光為品牌設計的海報,因為日本國駐港總領事館今年舉辦「日本秋祭in香港──魅力再發現」,其中一項活動便是於2019年10月20日至11月9日,在27畫廊(灣仔告士打道39號夏愨大廈1901室)舉行田中一光作品展。
MUJI SOHO pop-up store
日期:即日起至2020年1月
時間:星期一至五10am-8pm
地址:545 Broadway, New York, NY 1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