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黑白之間 – 前線女記者(二)
新聞記者E ︰「是非黑白,視乎人內心把尺及標準。」

IMG_4216

2014年雨傘運動後,相信很多香港人沒想過有機會經歷一場歷時五個月仍未歇息的反修例運動,這是一場新聞工作者不想缺席的社運。數月來,來自世界各地的記者們走訪各個示威衝突現場,透過不同方式紀錄這場香港前所未見的大型社會運動。昨天,有前線記者引述醫生證實自己出了氯痤瘡﹐他又指近期得知有記者和前線抗爭者相繼岀氯痤瘡。氯痤瘡是目前唯一可確認,人體積存高濃度二噁英的表徵。

其實在此之前,大家也知道常吸催淚煙對身體有害,為什麼仍爭相走到最前線呢?因為對於各新聞媒體而言,無論多危險都要撐下去,盡力記錄這一段屬於香港的歷史。上回請來自由身記者Amy 分享數月來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今回有請唔方便露面但能夠暢所欲言嘅本地新聞記者E,告訴大家在警察與示威者之間的新聞記者,這段日子是過著怎樣的生活。

IMG_4441.jpg

新聞記者E (化名)
現有Gear梗係唔夠,著避彈衣就差唔多!

現年2x歲的E自大學畢業後便加入本地某大傳媒機構擔任港聞記者至今,在反修例運動期間,E和同事們輪流上前線,大約每兩星期到前線採訪一次,每次採訪形式以直播為主,二人為一小組,她大多是擔任主播的角色。7月1日那天,E首次到前線採訪,她直言︰「嗰日係有啲驚,因為七一太有災難感,同埋嗰日收得好差(電話網絡),所以特別緊張。」

在社會運動現場,警方的清場行動難免會波及鄰近的記者,有說警方偶爾會故意攻擊記者,E就試過被水炮車直射擊中,談起中藍色水的經驗,E拿出手機並展示一張上半身幾乎全被染藍的照片,說:「嗰日有傳媒影到我中咗藍色水,我cap咗圖!」看著照片中如阿凡達般藍的E,可以想像到當時射得好應,她又補充:「當日唔係警方第一次出水炮車,本身諗住金鐘好空曠無咁易中,其實係無諗過記者都會中,所以著咗背心。中藍色水嗰一下無乜感覺,但隔一陣就勁『乸』眼,尤其是出汗嘅地方,比起催淚煙更加『乸』﹗不過我都唔肯定係藍色定係另外嗰隻白色水,因為好容易一齊中。被射中之後我繼續做嘢,行去警總途中有急救員用生理鹽水幫我洗藍色水,原本佢想用消毒藥水幫我洗,不過被其他救護員阻止咗!其實藍色水算易洗,普通搽番梘就會甩,但夜晚沖完熱水涼會覺得好剌痛。我有試過搽籚薈可以紓緩少少,同埋問過同事話可以敷冰同埋浸冰水。」E今天帶了曾與她一起中藍色水的米白色背囊,就算反覆洗了幾次,仍留有被藍色水射過的痕跡,「個袋洗極都仲有少少藍色,本身打算唔要,但依家諗起又覺得好有紀念價值。」E說。

IMG_4296.jpg

企喺受傷印尼記者隔離,真正識得驚

對E而言,暫時最深刻的一次採訪是9月29日,當日來自印尼的記者眼部中槍成為全球焦點,當時E正正站在印尼記者旁邊。E︰「當時有示威者走咗嚟附近,之後警員突然開槍射中咗印尼記者,身邊即時勁多攝影師圍埋嚟影住佢,嗰一刻真正識得驚,驚自己會中槍。當時各大報刊誤傳印尼記者中海綿彈,其實係中橡膠彈,我企喺佢隔離睇得好清楚。」E所屬的傳媒機構在香港算是大集團,每次遇上大型社會運動均會派出多枝小隊到不同地方進行採訪,而拍攝團隊的防護裝備也是由公司提供。在印尼記者中彈一事前,E出入社運現場一直是用防護程度較低的雙罐豬咀及在迪卡儂買的普通眼罩,事件發生後才「知驚」改用3M 6800 full face豬咀連面罩。問到公司給予的裝備足夠嗎?E反應甚大︰「而家呢一身gear當然唔夠啦﹗隨著採訪愈來愈危險,我諗著避彈衣就差唔多!其實曾經試過有汽油彈喺腳邊爆開,但好彩威力好弱,所以無咩事。印尼記者單嘢太恐怖,所以而家最驚眼中槍,好似最重要係防彈眼罩,不過公司話好難買,而家仲物色緊。」

E前線裝備檢閱

IMG_4501.jpg

反光衣焗住超臭,每次用完都要洗

訪問當天化了淡妝的E身形高佻瘦削,配以恤衫牛仔裙的休閒打扮,驟眼看與街上少女無異,很難想像她是經常穿梭於警察與示威者之間、槍林彈雨下的前線記者。與大多數前線記者一樣,E的隨身袋中除了必備記者專屬反光衣、豬咀面罩、頭盔外,還有唇膏、胭脂、化妝袋仔等「女仔嘢」,E說︰「因為每次做直播至少要出一次鏡,所以我會化簡單妝,其實戴完豬咀個妝都會甩晒﹗所以多數都係等社運開頭平靜的時候先出一次鏡,之後就睇情況,例如嗰次中咗藍色水就點都要上多次鏡講吓發生咩事。平日上前線嘅裝扮就以舒服為主,唔會帶飾物同埋紮起頭髮,因為紮咗反而難帶豬咀。」

每次採訪之前,E都會更換濾罐「之前試過偷雞唔換,諗住唔係用咗好多次,點知就出事。講真豬咀真係好重要,試過有次喺SOGO門外影緊警察捉人,點知咩gear都未戴好警方已經出咗(催淚煙),好辛苦、好『乸』眼,完全開唔到眼﹗嗰刻cam man (攝影師)衝前繼續影,我就自己上返行人路戴返好gear,之後再同佢會合,互相照顧。我想講件反光衣好焗,夏天嗰排焗住啲汗勁臭、超臭﹗所以我幾乎每次用完都要洗!」好多人話吸得催淚煙多皮膚會變差,E有無呢方面煩惱呢?「有啲攝影師吸得多(催淚煙)就開始出濕疹,可能因為我未算出得好密,所以皮膚無乜醫點變差。」

IMG_4199.jpg
每次到前線採訪前必須更換濾罐,因警方發射催淚彈的次數非常頻密,想偷雞唔換都唔得。


為了方便前線採訪而特別購買的輕便防水鞋,E話家陣跑得快咗,唔知關唔關對鞋事呢?(左)
雖然已徹底清洗過,但米白色背包罩遺留些許被水炮車射中的藍色水漬。(右)

驚被抽水,要嗌定唔好掂我﹗

今時今日,警察與示威者之間的衝突早已超越口舌之爭,從催淚彈到布袋彈、橡膠子彈、汽油彈、水炮車,甚至出動真槍實彈,危險程度媲美戰地記者,年輕輕輕的E有想過退縮嗎?家人會很擔心嗎?E︰「眼見印尼記者中槍嗰次係幾驚,不過無諗過唔做,因為細細已經想做記者,以前嘅理想係想做戰地記者添﹗屋企人會叫我小心啲,阿哥會話『小心啲啊﹗ 你唔可以盲㗎﹗』」你覺得男女記者有無分別?「喺前線,男、女記者好似無咩分別,唔會話因為我係女仔就對我好啲,反而驚被抽水,所以自己都會小心啲﹗有時會自己嗌定『我行緊,唔好掂我﹗』其實眼見有好多學生記者妹妹,驚佢哋有危險就真﹗」

什麼是假記者?咩人先叫有資格採訪?

在前線做採訪,除了物理上有機會被攻擊,偶然亦會受到言語上的攻擊。E亦曾被指罵為「黑記」,她說:「我覺得做好自己就夠,人哋點評價都係後話,而且大部分鬧我黑記嘅人都未必真係知我做緊乜。不過我對『假記者』呢個話題反而有啲執著,警察成日話現場有假記者,但其實大家都有採訪嘅自由,唔係話你識某個電視台你先係記者。又有人會話學生記者唔係正式記者,如果係咁,咩先叫有資格在現場採訪?有時會有啲阿叔跟到我哋勁貼,其實係自己做紀錄,因為嗰時做緊嘢就會諗『條友都唔識,唔係行家嚟』,做緊嘢覺得唔方便,但其實佢哋係咪都應該有呢個自由?尤其係上前線採訪後,會多咗呢種疑問。」

黑白係是非,雖然有灰色地帶

「黑記」之名的源頭之一,是有人覺得記者報道偏頗,E表示:「我只可以話我都好盡力持平,記者都係人都有情緒。不過即使我喺前線現場,睇到嘅都只係眼前嘅事,但要明辨一件事係咪單靠眼前景象就得呢?又唔係,我仍然在學習中。我唔認為『是非黑白之源』係新聞,『是非黑白之源』應該係人心先啱,新聞係一啲事實、證據、佐證。咩係是非黑白,其實視乎人心裏面把尺同標準。黑白係是非,雖然有灰色地帶,但啱就啱,錯就錯,灰色就係灰色,顯然而見。我鍾意黑色,一嚟好神秘,二嚟黑色入面睇嘅其他顏色都特別鮮明,又可以見到閃閃發光嘅嘢,月光同星星都要夜晚先睇得清!」E說。

IMG_4348.jpg

最想林鄭親身到現場一次!

運動至今已經五個月,E笑言自己跑快咗,更指自己因此特地買了一對防水鞋,仲話自己認槍嘅型號叻咗︰「我會突登去認警察啲槍,廢時做live無嘢講啦﹗ 事到如今,我最想林鄭可以親身到現場一次,當你見到十幾歲,中一中二的小朋友係前面,會諗呢個政府到底做梗咩?」自從運動開始,據說愈來愈多人想做記者,E卻忠告大家︰「三思而後行,做記者好辛苦、好危險㗎﹗」係,今時今日做記者真係好辛苦,感謝一班前線記者為了記錄這一段香港歷史而努力不懈。

延伸閱讀︰
【 黑白】
【站在黑白之間 – 前線女記者(一)獨立記者Amy Ip ︰「黑白是真與假,只有真相是良知。
【站在黑白之間- 前線女記者(三) 學生記者Sharon ︰「我想俾人知道事實,希望影到嘅嘢可以開啟發到人。」】


 

TEXT / CARMEN YIU, PHOEBE CHAN・PHOTO /MARIE ANSON・DESIGN / CHAN SHE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