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不對立:
Ann Demeulemeester x Serax 家品系列

2013 年 11 月,Ann Demeulemeester 留下簡單的致辭,正式離開了自己一手創立的同名品牌。在致辭中開首就提到:「A new time is coming both for my personal life and the brand Ann Demeulemeester.」,看似是客套公式無靈魂血肉的一句開場白,今天看來,又所言非虛,當日的離開,正是為了未來的昇華準備。睽違六年,這位暗黑詩人跟比利時家品品牌 Serax 聯手,帶來了以黑白色為主導的餐具和燈飾設計。

Ann Demeulemeester 離開自家同名品牌留下的致辭。

時裝界的黑白詩人

Ann Demeulemeester 於 1985 年創立了同名自家品牌,那是個高級時裝撼動世界的時代,而當時 Ann Demeulemeester 更跟 Dries Van Noten、Walter Van Beirendonck 等一眾正冒起的新銳設計師(當時也是安特衛普皇家藝術學院的同學)一同得到了「安特衛普六君子」(The Antwerp Six)的美名。提起 Ann Demeulemeester 的時裝設計,不其然就會讓人連繫上黑與白,如果說 COMME des GARÇONS 和 Yohji Yamamoto 是 80 年代東方時裝的黑白色代表,那麼 ANN DEMEULEMEESTER 就絕對是在西方能分庭抗禮的黑白勢力。品牌成立初期的設計就只有黑、白兩色,直至 1996 年後才偶爾加入一點顏色,讓素白調和「黑」的強烈,共譜黑白詩篇。

安特衛普六君子,左起:Marina Yee、Dris Van Noten、Ann Demeulemeester、Walter Van Beirendonck、Dirk Bikkembergs、Dirk Van Saene,同為 1980-81 年度安特衛普皇家藝術學院畢業生。

放棄了色彩混搭所帶來的衝擊,相反 Ann Demeulemeester 透過全黑及素白在時裝設計中創造出新的輪廓,匯整出一套糅合解構主義、暗黑歌德和搖滾的設計語言。Ann Demeulemeester 更跟丈夫二人老早買下了現代建築先驅 Le Corbusier 於 1921 年設計、位於比利時的房子作為工作室之用,除了展現出涉獵廣闊的過人品味,印證了她本人對俐落線條和包浩斯風格的情意結。

左:ANN DEMEULEMEESTER 1997-98 FW;右:ANN DEMEULEMEESTER 1994 Collection

7.jpgAnn Demeulemeester 跟丈夫二人早買下了現代建築先驅 Le Corbusier 於 1921 年設計、位於比利時的房子作為工作室。

重新出發 以陶藝作起點

自從 2013 年離開了同名品牌,Ann Demeulemeester 更離開了時裝界,幾年來鮮有在媒體鏡頭下曝光,也不曾出席品牌所有時裝騷,卻換來了更多時間、更自由的空間,來跟丈夫一同探索設計的不同可能性。早前Ann 本人跟 Serax 攜手帶來新家品系列,於月前的 Maison & Objet Paris 巴黎家居設計展中展出,延續招牌式黑白美學,同時標誌這六年間的尋找與昇華。

Ann Demeulemeester 跟 Serax 攜手帶來的最新家品系列,早前於 Maison & Objet Paris 巴黎家居設計展中展出。

Ann Demeulemeester 在早前受訪表示:「當你喜歡的東西突然死掉,你要學懂再重新開始。」這六年多過上隱居生活,Ann Demeulemeester 不知不覺愛上陶藝,或許就正是她重新出發的起點。重回初心,遊走多國學藝、實踐,又在家中反覆試驗和鍛鍊,終於帶來了她設計的餐具系列以及破格的陶藝燈飾,製作上更是非常繁複,就連 Serax 的 CEO Axel Van den Bossche 也表示:「這次無疑是我們成立至今所生產過最為繁複的設計系列。」

陶藝燈飾、羽毛美學的延續

最複雜的不能不提今次的陶瓷創作燈飾,為了將陶瓷轉化成可製作燈飾的素材,Ann Demeulemeester 與丈夫一同經過多番試驗,終於成功研製出又長又薄的陶瓷,以製成今次的燈飾系列。同時更在最新燈飾設計中,加入了她的斜裁與垂墜美學,好比 ANN DEMEULEMEESTER 時裝的延續。

經過多番試驗,Ann Demeulemeester成功研製出又長又薄的陶瓷,以製成今次的燈飾系列,同時在燈飾設計中,呼應她的斜裁與垂墜時裝美學。

除了黑白歌德美學之外,羽毛造型設計可說是 Ann Demeulemeester 另一招牌式設計元素,自從 1992 年將羽毛元素融入時裝系列後,從此羽毛經常出現於系列之中。而今次的黑白陶藝燈飾系列,也透過黑白、斜裁與垂墜設計,延續着 ANN DEMEULEMEESTER 的黑白羽毛美學,在截然不同的媒介上重新實踐,重回初心。

24.jpg左:ANN DEMEULEMEESTER 2012 FW;右:ANN DEMEULEMEESTER 1992 SS

餐具系列方面,更進一步發揚其經沉澱多年的黑白美學,在名為「Dé」的杯碟系列中,每款作品均參考了源於文藝復興時期的「明暗對照法」(chiaroscuro),通過強烈明暗對比的基調以塑造立體效果,同時亦嘗試在最擅長的黑、白兩色之間,加入那麼一點的紅,為黑和白的共融增添更多可能。

杯碟系列中參考了源於文藝復興時期的「明暗對照法」(chiaroscuro),通過強烈明暗對比的基調以塑造立體感。

黑白共融 雌雄同體

Ann Demeulemeester 透過「Dé」杯碟系列,進一步探索了於不同創作媒介中黑白共融的可能性,而在過往多年的時裝設計生涯中,亦屢次透過打破性別定型的設計,來呈現出其陰陽共融、雌雄同體的世界觀。例如她為女裝設計出瀟灑俐落的西裝,又為男士帶來纖薄透視的上衣,比起今天時裝界興起的 Unisex 熱潮,行早了二十年有多。而直至 2005 年為止,Ann Demeulemeester 更一直堅持男女系列共同展出,以彰顯設計不應受性別所限的前衛理念。

Ann Demeulemeester 推崇雌雄同體的設計美學,於設計中打破性別定型,可說是現今時裝界 Unisex 潮流的先驅。

此外,Ann Demeulemeester 今次還帶來了以不鏽鋼製作、分為四種不同 finishing 的「Zoe」餐具系列,透過人手製作以及餐具的獨特線條,以反射出不均勻的光線,於細節中呈現更多變的光影。

以不鏽鋼製作、分為 matte black 、matte anthracite、polished 以及 polished silver-plated 四種不同 finishing 的「Zoe」餐具系列。

同時此系列更以 20 世紀初期非常常見的鈾玻璃器皿為靈感,製作出多款的玻璃杯,並於沒有使用放射性鈾的前題下,極力還原昔日的光澤。

Ann Demeulemeester 為黑、白奉獻上人生的寶貴歲月,盡情在黑和白的兩極盡頭,建構起她那遺世獨立的美學價值。然而,創作的過程從來也是一個不斷變化的狀態,而今天在那玻璃中透出的綠,溫潤碧翠,卻始終提煉於黑白。人生走到某個路口,若能體會到黑白並不對立,白裡有黑黑中有白,也算是種功德。


text / GG・photo / 網上圖片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