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回撥至十多年前,講起每個週末明珠台熱播的真人show,總少不了同是2003年首播的《America’s Next Top Model》(全美超模大賽)及《Queer Eye for the Straight Guy》(粉紅救兵)。前者至今已播了廿四季,主腦Tyra Banks離開了又回巢,不知道是時代更迭,還是觀眾口味轉變,收視已大不如前。反而後者則較好命,開播不久已經獲得艾美獎嘉許,大受旺場之後只拍了五季共100集,名符其實見好就收。停播多年之後今年終於由NETFLIX 接手,以新人事新作風繼續為每個崩壞的男士進行大改造,結果好評不斷,甚至比原版有過之而無不及,而且迅速添食開拍第二季,並將於6月15日播出。
全新Fab 5 · mean到爆但使命必達
原版既然名為《Queer Eye for the Straight Guy》,顧名思義其服務對象只限直男。而新版《Queer Eye 》照顧的範疇則更廣更闊,無論是直男或同志,希望尋找下一段真愛,或是改善現有關係的,五位主持一樣使命必達。雖然形式上兩代節目分別不大,但點解新版本受歡迎得多?這得由充滿新鮮感的全新主持組合開始說起。當原版Fab 5功成身退之後,製作團隊就公開招募不同界別的專才加入新Fab 5,當中有文化專家Karamo Brown、室內設計師Bobby Berk、時尚達人Tan France、專業廚師(兼好似John Mayer的)Antoni Porowski,以及筆者最喜愛的Jonathan Van Ness,這位長髮飄逸又滿臉鬍子的形象設計師,其實有著一顆可愛的少女心,言行大情大性又充滿感染力, 當五子聚於一起,經常會出現mean到爆的言論,為節目加添喜感。而且,全新Fab 5不止有白人,亦有黑人及穆斯林,多元化的組合完全打破大眾對於同志的stereotype。
對自己好啲 · 足以提升魅力與自信
對比起原版,這次的取景地亦大不同,正如監製David Collins所說:「15年前,由一班同志喺紐約Madison Avenue幫一個人換個造型,係一件新鮮事,亦係好容易做到嘅事。但時至今日,我哋決定向美國南部佐治亞州出發,進入紅色陣營州份,去發掘更多獨一無二嘅故事。」雖然遠離潮流重鎮,但Fab 5為每位主角的改造亦絕對冇揸流攤,於外型打扮、談吐舉止以及家居佈置方面都會為主角度身訂製最適合的方案。當中所謂的「改造」,不一定是翻天覆地的轉變,有時可能只係提醒大家喺生活各方面都有多少少要求,對自己好啲,已經足以提升魅力與自信。這個簡單的訊息,其實對於社會上每個人來說都同樣適用。更重要的是,筆者沒想過這個原本只被我當作「臨瞓前唔使用腦睇」的節目,除了大改造這樣輕鬆的情節外,還會引申出在相對保守的社會中,大眾對於性別定型概念、種族、LGBTQ(同性戀者)議題,甚至美國政治形態的討論,無論在娛樂或文化層面上,我可以從《Queer Eye 》吸收到的都比想像中多。
只要一得閒 · 就會心思思想開嚟煲
一個電視節目之所以好睇,在於它不受地域、文化限制,無論你身處美國或香港,都可以get到同樣的內容。當第一季播出後,某日公司鄰座的中年男同事,說起他看《Queer Eye》時屢次感動到眼紅紅,簡直感同身受,我就知道,這節目是成功的。 當然,在NETFLIX 開播後,你鍾意幾時睇就幾時睇,已經唔使好似當年咁定時定候趕返屋企。不過佢嘅神奇之處,係令你只要一得閒,就會心思思想開嚟煲,但睇一集又少一集嗰種唔捨得睇完嘅感覺,真係唔係好多電視節目會帶到畀你。各位電視精,你哋有冇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