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本小書們》- 因為size細才會仔細看

你對上一次看到標本是甚麼時候?還是從沒看過?英國倫敦大學學院 (UCL)一位著名的動物學系的教授Robert Edmond Grant過世之後,後人將他的所有動物標本蒐藏捐出,於1828年由倫敦大學學院成立了動物學標本博物館(Grant Museum of Zoology) ,讓大眾從標本更認識不同的動物。隨著時間跟科技發達,現在逛博物館好像是上世紀的事。因此一班英國插畫碩士生就被指派到博物館找尋創作靈感,台灣女生李瑋恩跟標本博物館合作,由害怕標本,到了解標本製作,甚至手作標本製作過程小書,了解那些不懂的事,才可以真正展現它的價值。

01 copy.png一套5本,尺寸只有5cm X 4 cm , 以浮世繪畫風、平圖上色創作,當中動物包括「狐狸」、「鹿」、「刺蝟」、「企鵝」與「蝴蝶」的標本製作過程及方法介紹。

03 copy.jpg英國倫敦大學學院於1828年成立了動物學標本博物館 (Grant Museum of Zoology)。

04 copy.png /能夠使用插畫去表現我的理念跟想法,不用照著以前長輩說的所謂的成功「考上好學校」、「進好公司」的一條路走,覺得自己是一個非常幸運人。/ 讓我們一起發掘內心擅長的技能,就由觀察跟好奇開始。

常存親近及好奇心

《標本小書們》是以插畫為主,把研究發現較為常見的標本制作「剝製標本」、「浸液標本」、「冷凍乾燥」、「骨骼標本」與「針插標本」以讓人容易親近的插畫來表達。到博物館需要好奇心,翻開小書也是一樣,由害怕標本到尋找資料,原來也沒想像容易,雖然擁有兩百年歷史,但記載標本制作過程的書籍並不多,瑋恩最後通過影片,搜集相關資料,慢慢地接受這門獨特的手藝。既然自己也害怕,她更有意識地把標本制作變得平易近人,難怪書本封面都選用鮮豔顏色。

06 copy.png每本都是手工製作,由插畫師到手作師其實也需要勇氣發練習,就只求你細心閱讀。

插畫手作迷你小書企劃

沒有嘩眾取寵的鑲金邊,也沒有重手又大本的尺寸,制作「小書」只想引你「仔細」看清楚。走馬看花多了,打開掌心大風琴式的《標本小書們》,手指移動得特別輕巧、眼睛特別用心地欣賞,原來仔細跟親近是朋友,當書本的尺寸變小,我們便會仔細欣賞,親近箇中內容。

07 copy.pngQuotation / 讓我們更友善地認識標本與博物館文化/

製作標本法

08 copy.png《鹿》浸液標本技法

09 copy.png《刺蝟》冷凍乾燥標本技法

10 copy.png《狐狸》 剝製標本技法

《標本小書們》,除了用色畫風算不上可愛系列,其實李瑋恩的作品圖像較理性甚至時而陰暗憂鬱,是因為她關注「社會議題」,製作標本的資料難找、英國手工製作書成本昂貴,當手作、製作標本也不是她的強項時,她還是選擇這題目,就是希望大家更友善地了解標本跟博物館,利用較理性的大眾文化來平衡既嚴肅又專業學術。

延伸閱讀: 《Happy Family》李瑋恩的畢業作品,明年也會集資成書,請大家「眾籌」支持。

銷售點:Facebook / 李瑋恩 Lee Weien’s illustration
集資計劃:https://www.flyingv.cc/projects/21201
Instagram / weien1109


TEXT / TODAYHOLUCKY • PHOTO / Lee Weien’s illustration • PHOTO RETOUCH / MARIE ANSON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