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疫情全球大流行,從經濟到生活,徹底顛覆人類習以為常的運作模式。有人話COVID-19的出現與人為環境破壞息息相關。是自食其果嗎?飛機停飛、工廠停工,換來的卻是碳排放減量,空氣好像比從前清新,可有為人類帶來反思?
本地藝術家UUendy Lau經歷了英國旅居生活、以及藝術家海外駐留計劃後,從純粹欣賞大自然的美好,到選擇工作及生活方式均與大自然連成一線。為了進一步與自然共生,UUendy去年搬離市區,搬到寧靜的坪洲居住。當大家在社交平台密密上載各式「呃like」moment,她卻在限時動態分享為大自然拍下的聲音與影像,作為follower,我好享受慢慢睇咁嘅Story post。點解會選擇將工作、生活同大自然連結?不如先花一分鐘睇片,再慢慢睇UUendy分享。
坪洲沒有任何私人汽車,居民只能以單車代步,而對外交通亦只完全依靠渡輪。UUendy的家位於沿海位置,從坪洲市中心步行回家約需20分鐘,可以用都幾偏僻來形容。
對現在的家一見鍾情,全因附近這個小沙灘。UUendy有空便會來小沙灘看看海,步行到沙灘的小梯級也是由男友與鄰居合力建造。
坪洲
「一為更多創作空間、二為接近大自然。」
大學畢業之後,UUendy隨即投身全職設計師行列。好多人話,香港的設計往往是商業和實用為主,UUendy也認同︰「當時嘅設計比較commercial(商業化),會有個人元素但都要考慮市場需要。後來明白到唔一定要用一件賣得嘅產品去傳送我嘅信息,開始覺得用商業化思想去創作唔係咁好。」
自此UUendy開始以大自然為創作主題,2016年選擇去英國進修一年半,為的就是「睇多啲個世界」,其後又於2018年參與Artist residency,到台灣、日本及澳洲學習當地文化及創作,UUendy︰「我喺香港受嘅教育偏向認為設計都係以商業為主,去到外國見識多咗,睇嘢宏觀咗,會發現commercial以外要更加considerate。」回到香港,終於在去年決定搬離家人自住,為的是想要多些創作空間、其次就是想近大自然。「搵屋初期都有睇過市區單位,例如深水埗、葵涌,不過都係唔合適。當知道坪洲有合心水嘅屋出租,第一反應都係好似好遠,不過why not?事實上我而家住緊嘅地方離島中心再遠少少,有多一重寧靜感覺。我好鍾意近海灘,而且喺屋企可以望到海,加上屋外有個花園,我成日諗如果有大型嘅art work,就可以用到屋前嘅花園。」
共存
「要學習同大自然共存,保持安全距離。」
搬進人口只有數千人的坪洲,人少車少,相比起大嶼山、長洲、南丫島等離島更少商店食肆,生活方式、節奏與市區大不同,不過UUendy很快便適應下來。好多女仔因為怕蛇蟲鼠蟻,連露營都唔敢,被大自然包圍的UUendy唔驚咩?「以前都好驚昆蟲,例如蜈蚣, 不過鄰居教用花椒八角、硫磺防蟲又ok,好快就唔驚喇﹗如果落雨,就會比市區麻煩,同埋夜晚要拎電筒,否則好易踩到小生物如蛇,青蛙、蝸牛。喺度住就要學習點同佢哋共存,保持一個安全距離,而唔係殺佢哋。以前唔識,會因為好驚而係咁揼地,或想辦法喺對方攻擊你之前攻擊佢,成日話打草驚蛇係真㗎,你打吓啲草佢就唔會特登襲擊你。以前我都驚流浪狗,但而家明白只要唔好表現到好驚好aggressive佢就唔會傷害你,其實佢哋仲驚過你。」
其實點先可以同大自然共生共存?「即使住喺森林,我哋都要用石屎起屋,所以我都會問自己『係唔係真係要咁raw,好似動物咁生活?』『咁係唔係同大自然共存呢?』我諗可以話係同大自然近咗,每種生物都有自己嘅生活方式,例如蛇要搵個窿保護自己,正如人類都要搵shelter,只係而家我會希望shelter以唔好破壞咁多大自然為主。同大自然近咗,都真係環保咗,例如會擅用廚餘,以前住市區有呢個concept但唔容易做到,而家只要每日食完飯(撇除肉),可直接將organic廚餘放在泥土,或者放進堆肥機,擺兩三個月就可以做肥料,同大自然近咗係會更有動力去做。同埋學識少少將食物再種,例如紅菜頭、洋蔥頭,牛油果核,以前食完就算,其實可以繼續種,唔好浪費﹗」
在地埋上,與家人、朋友的距離遠了,實際上是否少了往來?「住得遠咗,係比較難 gathering,但今年因為疫情都應減少聚會,所以影響不大。其實朋友都好好,約會總會就我schedule。反而多咗朋友入嚟坪洲搵我,以前住市區邊會無啦啦走去我屋企。啊﹗我想講而家鄰里關係好好,可能住附近嘅老街坊見我哋細個,全部都對我哋好好,一開始就會好心提醒好多嘢。」在UUendy家做訪問,常會聽到「怪聲」,「你聽到嘅係腳步聲,呢度附近有三隻流浪貓,仲有鄰居隻狗嘅腳趾聲,住呢度會對聲音好敏感,成日聽到雀仔聲、蟋蟀聲,可能因為少咗噪音啦﹗」
異地
「開始接受所謂唔方便嘅生活,用自己嘅節奏生活。」
疫情下大家都渴望飛機重飛,隨時到世界各地旅遊。對UUendy來說,是異地的生活令她與大自然愈行愈近。過去幾年足跡踏遍英國、台灣、日本及澳洲,學習當地文化,對其生活及創作之路都有莫大影響。
「自從2016年去咗英國年半,開始少咗對物慾嘅追求,某程度上我係有啲懶,朋友會帶好多箱過去,我只帶兩個篋就去。去到英國要成日要搬屋,每次搬屋都要靠自己、所以我會控制自己唔好買咁多嘢,即使你有物慾都無咩可能狂買,因為根本無咩地方可以去,同埋英國有好多不同商店,唔似得香港成日都係大型連鎖店,令我知道世上有好多選擇﹗某程度上,令我接受咗以前以為唔方便嘅生活。喺英國,買食物及搭車都無香港咁方便,所以要學識將時間分配得好啲,因為基本上一日往往只可以做兩件事,以前我好唔鍾意等車,但係都無可避免,所以我開始用自己嘅節奏生活。住在香港,大部分人的屋住空間被大廈圍住,難免感到壓迫。UUendy︰「喺英國嗰陣,試過因為壓力好大而感到好辛苦,於是去咗住所隔離一個大公園靜靜坐咗5分鐘,個公園好大,同大自然親近令我感到好relax。」
自從到澳洲參與藝術家海外駐留計劃,UUendy喜歡拍下海浪的短片並放在名為「Dynamic waves」的動態回顧,如今她喜歡捕捉更多不同的大自然景象,並將與大自然有關的動態回顧改名為「Nature Poetry」。UUendy︰「某程度上我都幾addicted to social media,但我知道唔應該咁樣,所以我選擇share有聲有畫面嘅大自然片段。」
外表看起來UUendy是個非常文靜的女生,每當說起身在異地的點滴,卻會異常興奮雀躍。UUendy ︰「2018年參與咗一個Artist Residency企劃,集合咗幾個來自世界各地嘅artists,第一站係去台北,印象好深刻,除咗我之外,其他人嘅身份係自然藝術家,不單單是藝術家,雖然當時我嘅core theme都係同大自然有關,不過佢哋係研究
Land art、nature art。相處起來會發現我哋之間有好大分別,自然藝術家真係好撲素,佢哋做每個step都會思量對大自然有無傷害,喺香港,好多時做art work為咗穩定性為安全,可能免不了加鏍絲等等,佢哋會用竹或者綿繩。唔止咁,佢哋喺衣著、飲食都好簡單。」
經歷過海外駐留計劃,唔止令UUendy對當地文化有更深認識,最重要係加深咗佢對生活好簡單都可以滿足嘅想法。「最深刻係澳洲,我嘅作品係同海浪有關,嗰陣我喺一個沿海城市居住,觀察到當地人將水、海,當成生活一部分。對香港人嚟講,滑浪係leisure activity,但當地人當係daily practice,放工就去游水滑浪……當時佢哋都有邀請我,但我就會諗好多嘢,例如無泳衣點算……香港人係好多顧慮,可能喺市區生活太耐有好多規限,其實唔需要諗太多。澳洲嘅海浪真係好靚,所以我由嗰時開始拍低海浪嘅短片,再放上social media同大家分享。」
最新作品是參與日本藝術單位舉辦的虛擬藝術展「UNKNOWN ASIA 2020 ONLINE」,有興趣可登入睇睇﹗https://unknownasiaonline.net/artist/uuendy-lau
創作
「Digital world係大趨勢,要嘗試接受新嘅生活速度及模式。」
這些年來,UUendy的作品大多與大自然扯上關係,而且關係愈來愈密切。如早前的「Stone, Brand & Leaf」及「Dancing with the wind」,到較近期的「Dancing with Nature」。UUendy︰「Dancing with Nature – A Healing Metronome,就係 Inspired by大自然嘅拍子機 。回應疫情,好多人要在家工作,發動一個campaign集合七十幾組design unit做artwork。呢個治癒拍子機每兩秒咇一次,而唔係一秒一次,提醒我哋可以slow down,可以當係meditation tools。我創作呢件作品,係因為疫情下有好多生活模式都要轉變,例如多咗在家工作、盡量避免gathering,好多時都要go digital,呢個轉變未必唔好,但當你離開咗daily routine,往往會對新轉變憂慮,而家係in a transition,去一個新嘅生活模式,既然digital world係無可避免嘅大趨勢,希望用拍子機可以嘗試pick up一個新嘅生活速度及模式。」
原本UUendy受邀今個月去日本參加一個由當地藝術單位舉辦的「UNKNOWN ASIA 2020」藝術展,她繼續以大自然為題,創作了一系列新的自然藝術作品 (包括攝影 、插畫及小型雕塑) ,但由於疫情持續,展覽改為網上展出。UUendy︰「除此之外,最近有一個本地新進導演邀請我設計一本記事本,鼓勵朋友以不同方法記錄身邊的事物和靈感。啊,我心入面有個project,係探討大自然同動物蹴嘅linkage,例如有種植物叫狐狸尾巴,個名點嚟?就係因為個樣似?未肯定deliverable係點亦都未知幾時做,想做就會做,不過我知有啲嘢急唔嚟﹗」因為熱愛大自然,而選擇與大自然接近嘅工作及生活方式,感覺上UUendy都幾幸運,咁你滿意現時嘅生活嗎?「暫時呢個方向係舒服,可以繼續向呢個方向行,但係我個人都幾ambitious,無嘢係最好,要探索吓點樣可以更好。我會不斷調整心態、對於自己,要珍惜和滿足,要令生活前進,要成日提醒自己要珍惜而家擁有嘅嘢,同埋要keep住想進步嘅心。」
回顧整個訪問,UUendy多次強調異地經歷對其創作及生活的影響,而家咁多人移民,UUendy又會唔會走呢?「暫時未諗,不過我唔鍾意只留喺一個地方,可能會考慮旅居,要去多啲地方先可以睇多啲嘢,接觸多啲人、做嘅嘢先可以更宏觀,人更加成長。其實我幾同意一句說話『最緊要係人而唔係地方』,無論如何,去到邊我都係香港人﹗」UUendy肯定地說。
UUendy Lau
Website / uuendylau.com
Instagram / @UUendyLau
Facebook / @UUendyLau
Twitter / @uuendylau